潘辛平: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思考

  • Super User
  • 日期:2006-03-07
  • 2243

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思考

潘辛平 2005-12-12

摘要
本文从自身的经验和软件学院四年多的工程硕士培养实践出发,认为我国现阶段工程硕士培养的重点是学生的研究素质和能力。由于工程硕士以在职学习为主的特点,所以培养研究素质和能力的任务不能单纯依赖论文阶段,而应将培养任务前移到课程教学阶段。具体可探讨方法有两种,一是老师讲授课程内容重点由介绍知识点专向介绍相应问题的研究过程;二是提前由专职老师开设讨论课,有组织地帮助学生提前进入研究状态。
  2005年11月初,与学院其他青年教师一同赴雁栖园区参加青年教师培训班。听了几位老教师的报告,并与同行的青年教师一同进行了探讨,感想颇深。
  我自己 1983年考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师从楼启明老师学习人工智能,第一年课就在玉泉路完成的。其后1986年考取戴汝为老师博士生,研究模式识别。在自动化所多年,主持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八五”、“863”等及诸多横向项目,同时也帮助导师指导过不少研究生。
  然而,在博士毕业八、九年后,因偶然机会参加到一个经济学家为主的研究项目中,从事中国电讯产业发展研究和粤港信息产业合作研究。小组成员除我之外,多数已经从事经济学相关领域多年,几位领导更是中国顶尖的专家。在小组工作期间突然发现,与小组同事们相比,我竟然感觉像是不会做研究的了!因为我的研究很快就会聚集、固定到具体的信息技术方案去,报告就变成了该方案的描述。而项目的研究是要广泛探讨因技术、管理、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作用产生可能性及可能的应对,以供领导决策分析之用。因此,我的工作经常被笑作“可行性报告”。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反省为什么?难道我真不会研究?如果真是,又为什么呢?
  经过对经济学家们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我发现小组的经济学家与一般的经济学家本身也不太一样,他们基本不固定一个工具、一个理论,而是国家、社会、行业面临什么问题,他们都会两肋插刀加以关注。这种行事方式,使他们养成了不断面对新的事物、新的对象、新的规律,要求他们更加关注方法还不是积累。而我们在研究所里多年从事的研究,关注的对象都是我们熟悉的,经验积累完成了我们所需研究的大部分工作。所以面对新的领域我们感觉自己“不会研究”是不奇怪的!
  回过头来看,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研究能力呢?如果我一直在所里,一直从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的工作,可能那些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能力对我们而言的确可有可无。因为时间越长,在相应专门领域中的积累越深厚,经验会使研究对我来说就越无所谓了。
  后来,我从城市信息化开始,走向关心政府改革、关心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从做企业的信息化顾问、电子商务顾问,到为推动信息化,不得不关心流程、考评,关心组织、人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研究能力”的兴趣和关注也是越来越浓了。
  研究能力或研究素质,简单地说,就是在丰富的知识背景支持下,对事物关系、特点、性质的敏感,以及其后对它们系统的认识,逻辑的分析,最后找到新的结果的综合。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知识教育,连以“研究”生教育冠名的研究生教育都很少关注研究素质、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发达国家的研究能力教育可能从小学的观察蚂蚁、观察小草就开始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就是十几门课的学习而已。当然,这十几门课的教学已经不是我们已“完整、系统传授相应学科知识”的课程了,而是在老师引导下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研究生课,老师不是整堂在讲台上讲的主要原因。
  说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不培养“研究能力”是有点过。但是研究生教育招了最聪明的孩子,培养研究能力却是主要在干指定的活、在师兄弟的日常交流中“无意识”的完成。研究素质培养除了开设科技论文写、科研方法论等课程外,研究生教育教育体系给予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学生如果留在研究机构从事几十年一贯方向的研究可能还好,如果走到社会生产一线,会不会像我当初一样迷惑?面对软件学院从事的 IT领域工程硕士教育,面对这样大量来自产业一线的骨干,我们将如何培养他们?
  这些工程硕士研究生与传统工学硕士研究生不一样,应属工程应用研究人才。他们肯定不会像我们留在研究机构的人一样,一辈子从事一个狭窄领域的技术研究。他们可能要研究怎么用好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信息安全,他们可能要负责运营、项目管理、招标,也可能要与业务部门一起设计改进产品和流程。他们多数人将从自己的工作和经验中提取研究课题,这些课题不是导师的任务,甚至导师都谈不上了解。他们的论文不在我们的实验室中进行,平时也没有那么多导师、师兄弟们一块讨论,他们的研究素质靠几门科学哲学、研究方法论之类的课是更不可能培养的。然而对这些来自产业的骨干们,他们的工作范围所需知识也远超出传统的任一学科领域,更非我们一、两个专业的十几、二十门课程所能覆盖。这时我们教他们什么好呢?
  从软件学院首届研究生进入论文情况的研究看,工程应用型研究人才的培养目标重点远非课程教学,而更应该是研究素质或研究能力的培养。工程硕士教育固然有为行业骨干更新知识、整理相应领域知识基础的作用,但由于 IT领域发展速度快,IT应用与其他领域结合紧密的特点看,硕士课程对学生所需知识的覆盖能力的十分有限的。如果追求课程知识覆盖与学生需要的结合,学校将会越来越像短训班、取证班。而从大量作为行业骨干的学生进入论文的情况看,多数学生虽然经过大学科班教育,又在工作多年中不断自学、提高,但研究素质却仍处于相当原始的水平。从进入开题到已经答辩的同学情况看,论文初始都只能说像是自己工作的介绍或产品的说明书,远谈不上“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的“论文”。虽然在学院导师的万般努力下,多数同学按要求完成了论文答辩,但其中的质量保证和培养效率问题,仍留下无限的探索空间等待我们去提高。
  从这些行业骨干的研究素质看,我国 IT产业和应用竞争力提升关键应当是这些骨干的研究素质。如果他们连自己干的是什么?有什么竞争力?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案?以及如何展示自己的创意、思路、特点都不能展示清楚,我们如何能指望他们的企业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如何能指望中国的IT产业和应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提高这些学生的研究素质面临着几项重要问题。首先,研究素质教育决非开设几门“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哲学”等课程就能解决的,一定是在多次有指导的实际工作中培养的。如果这些学生只有在论文阶段才有人指导,才可能自己体会什么叫研究,效果肯定难以保证的。
  针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特点,我们认为工程硕士的研究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得不前移到课程教学阶段。具体可探讨的思路有两条。第一是引导课程教学从传授知识向讲课程对应问题的研究过程,这正好也可以解决大量自学能力强的同学不听课,或听课兴趣不高的问题。的确,对工龄平均四年的学生来说,长期的工作中自学已经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老师如果仅停留在课程知识的传授面向,学生很可能兴趣不高。但研究能力强的老师如果能将对应知识产生的研究过程讲授清楚,不但学生会觉得听课有价值,还会有提高其研究素质的意外收获。学院曾请过人民大学孟小峰老师讲授“数据库”一课,该课程反映极佳,其主要原因就是老师不但讲了数据是什么、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探索了为是要有?为什么会是这样?学生觉得收获大,是因为没有经过研究训练的他们查再多资料、看再多参考书也不会有这样的收获。
  另外一种可能探索的办法,是从第二学期起要求所有专职教师开设讨论班,将所有学生分别根据兴趣纳入专门的研讨小组,模拟传统的研究团队的环境,但将时间跨度变大。这方面软件学院赵壮老师也已经有一近一年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只是需要制度化并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