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辛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探索

  • Super User
  • 日期:2006-02-28
  • 2107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探索

潘辛平 2006年2月

  2006年1月21、22两天,研究生院开展了全院的导师培训。中科院系统几位院士、优秀导师、专家和校内领导以全面而生动的经验和教育培养研究成果,使参加培训者深受启发。学院院长潘辛平教授也藉此探讨软件学院办学实践,总结并分享一下经验。
  软件学院的学生具有两个特点十分值得关注。第一,他们平均工作约四年,短的大学刚毕业,长的工作了十多年。在工作岗位这些时间,一直在结合工作需要补充新知识;第二,他们的工作岗位变化和工作内容相对较大,可能从开发到服务,从市场到销售,从项目管理到测试。需要的技术也可能从操作系统到网络,从开发语言到数据库,从界面技术到信息安全。
  第一个特点决定了这些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可能比单纯从学校到学校的应届毕业学生自学能力强,我们课程的内容可能很多他们都在工作中用到,或者自学过。在学院开设的许多课程教学过程,有缺课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此。
  第二个特点提示学院的课程不能仅限于传授知识和技术。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来源于广泛而不同领域、岗位和业务的学生,就必然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因为认为课程内容没有什么用而放弃听课。
  如何解决学生缺课问题,让学生获得在学校学习的最大收益,也保证教师劳动的成果,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事。
  潘辛平教授在参加青年老师培训班的报告中提出,应用型人才由于工作岗位和业务方向多变的特点,其研究能力培养应该受到更加的关注。应用研究与学术研究的根本区别在于,学术研究更重视特定方向的知识、进展的深入持续的跟踪、积累,而应用研究更关注应用效果,知识需求方面、应用技术集成是其主要特点。
  因此,针对学生的两个特点和应用研究的需要,软件学院认为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应当更多关注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而非仅是知识和技术的传授。
  那么,教师授课如何能给学生带来其自学所难以获得的价值呢?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又是怎样的呢?书是人类知识的主要载体,知识是人类对各种问题探索的结果。知识通常都是成体系的,有问题,有探索,有分解,有试验,也有证明和对他人成果的引用。但通常的书都记录的是对某一问题领域中一个或一组问题探索的结果,探索的过程,特别是失败的、潜在的其他可能都没有记录。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门课的知识点就是探索的正确结果。书表达知识的形式,无论是文字的,或是语言的,都不得不受一维的形式的限制。
  学生学习一门学问,一本书的知识,主要劳动量是从一维的语言文字中重构结论、操作技术步骤与解决的问题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整个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记着各章节的问题、结论,并将它们关联起来,最终记住。而知识发挥作用,则是学生将知识体系中问题的内涵与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相匹配,并引出学过知识中对应的结论和处理办法。学生在自己的记忆中重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是个耗费巨大经历的过程,书写作的水平,作者对知识体系创建过程的认识水平,更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个好的老师的讲授,决不应该停留在将串行的内容,变成更简短的串行的讲义,重新串行讲一遍。如果,这样的话,的确学生不用听课了。老师研究讲授一门课,应该自己先通过查询大量资料,综合不同研究人员的报告,研究产生相应学问的问题开始,到完整清晰的掌握整个知识体系。然后通过应用重复,提示,对比,关联,实例操作等种种教学技巧,帮助学生快速、高效的掌握整个知识体系。
  更为理想的状况是,任课教师引导学生重新走过该学问的知识创造过程,而将知识点,技能等任务更多的交给学生自己。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感受研究的美妙,培养学生更为通用的能力,而不仅是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将学生不上课和论文期间所需要的研究能力培养问题一并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