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与香港理工大学深入合作

  • Super User
  • 日期:2007-04-11
  • 790
推动与香港理工大学深入合作
( 2007-4-11 9:12:41 )
    
3月22日至23日,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教授、我院常务副院长王颖教授等一行专家赴香港理工大学进行访问交流。双方签署了合作校际备忘录,将扩展与加强在科学与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就我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学系在联合培养软件科技理学硕士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合作进行了探讨。
    中科院研究生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合作始于2003年,当年12月中科院研究生院、香港理工大学及中科院软件所签署协议,联合培养软件科技理学硕士研究生。该项目依托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运作,双方在软件科技理学和软件工程两个硕士学位项目上实现15个课程学分互认,学生可以申请同时攻读两个硕士学位。该硕士学位项目自2004年9月第一批学生入学以来,已有三届200多名学生分布在北京、香港、广州在读。
    访问期间,双方首先签署了中科院研究生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备忘录。双方表示扩展与加强在科学与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教职员互访、研究生和/或本科生互访、合作研究和教学活动、合办研讨会和学术会议、交换学术资料等方面。签约仪式后,邓勇教授等一行与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副校长高赞明教授等就大学的定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国际合作等各方面事宜进行深入座谈,对中科院研究生院及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教育模式与特色进行了介绍,增进了了解,潘宗光教授等对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推动双方在软件科技理学硕士项目基础上的深入合作,一行专家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系主任陈振冲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顾问/香港科联系统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吴长胜、证券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资讯科技总监赵国强、香港电子资讯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嘉敏等专家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讨论了今年6月为联合推出的为京港两地学生发放“高级软件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事宜,就共同开展基于XBRL技术的数据挖掘研究工作及建立联合实验室事宜进行了沟通交流,达成了初步意向。
    为增进进一步了解,一行专家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创新馆,电子计算学系智能家居实验室、无线传感器实验室、数字游戏实验室、软件工程过程实验室等。访问期间,邓勇教授邀请邀请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出席“科学与人文论坛”等事宜。
    研究生院国际合作处朱相彬处长、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鹏教授和资源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王艳芬教授等共同参加了访问。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徐林倩丽教授、工程学院院长卫炳江教授、协理副校长滕锦光教授、电子计算学系系主任陈振冲教授、校长助理苏邵丽媚女士、学术交流及合作事务处处长邓洁仪女士等参加了座谈。

附:软件科技理学硕士项目情况简介
    软件科技理学硕士学位课程提供给中、港两地软件业人士修读,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分制管理2~8年,完成规定的学分后,可授予香港理工大学软件科技理学硕士学位。学生获得香港理工大学软件科技理学硕士需要修读30个学分,继续完成软件工程硕士所需的入学、课程学分及论文答辩的要求后可获得软件工程硕士学位。
    香港理工大学网上学府(WEBCT)已开设15门课程,中科院提供10门面授课程与香港理工大学互认学分。为保证学生的网上学习效果,双方在合作中采取网上学习与集中面授相结合的方式,网上学习与面授的比例高于8:2。过去的五个学期中北京、广州两地共组织20次WEBCT课程面授,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IT界知名人士为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基于学生在职学习的特点,研究生院通过校友联谊会、课程讨论小组、拔河比赛、摄影比赛、新年联欢等各种交流活动实现同学间资源共享,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增值机会。同时为提高同学们的眼界,研究生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系利用国庆节假期组织同学赴香港参观交流。2005年10月近20名同学赴港,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及教学科研实验室,了解了香港贸发局、香港科技园等IT管理机构运作情况,与权智公司、香港地铁公司、香港货柜码头的信息化部门进行了探讨,聆听香港IT发展环境、IT与法律等多场报告。通过赴港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加强了两地师生的交流。
    2006年12月有 7名学生以课程方式、1名学生以论文方式修满30个学分,顺利获得学位,并亲赴香港参加了第十二届香港理大毕业典礼;截止到2007年2月,又有9名同学完成21个学分后进入论文过程;预计2007年底还将有20名同学修满学分,获得该学位。为给学生提供赴港学习机会,香港理工大学不断为学生实习实验室及实习企业,到2006年底共提供了20家招聘企业,约40个职位信息。同学们目前有的在香港理工大学智能家居实验室实习,有的则在港九铁路、燃气公司等单位实习。
    经过五个学期、三届学生的教学培养实践,该项目在招生、教学教务、论文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规定、流程与管理机制,得到了专家及学生的认可。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