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学科专家组会议成功召开 |
| |
( 2004-12-10 9:39:14 ) |
软件学院潘辛平院长首先向专家介绍了传统教育与IT工程硕士培养特点上的差异,认为IT工程硕士培养将是对社会贡献非常巨大的领域。这不但服务于社会的需要,而且通过教育实现与信息产业的密切结合,发现新的社会需求,创造更大的价值。王颖副院长对众多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结合在学院软件工程领域人才培养上取得的初步成果,说明了学院课程设置面向业界需求、注重实践和独立主动科研能力的培养的基本原则,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作为电子与通信领域学科专家组组长,中科院电子所阴和俊所长首先肯定软件学院在软件工程硕士培养上的成绩,希望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实现再次创新,在课程设计、培养方案、工程实践等方面要充分体现工程硕士教育特点。阴所长认为,保证较高的培养质量很重要,目标设计要高一些、办出特色。这就要在教师/导师、生源特点、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上下功夫,体现学院对学生的回报。阴所长结合培养目标,提出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内容丰富,使不同领域背景的人都能学进去,实现与工作的结合。专家们从电子与通信领域人才需求特点出发,结合目前产业发展情况如三网合一的趋势、通讯与IT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特点,提出了“注重基础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课程设置和培养原则。此外,专家们还提出诸如案例教学、开一些业界即将流行的新课程并逐步做出精品的建议。 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研讨中,中科院计算所李国杰所长担任学科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了会议。李所长提出从市场需求和专业方向结合的角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课程设置,认为要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因为无论是计算机安全技术还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课程设置都应该注重计算机系统知识对该领域人才能力的影响。对专业方向,李所长建议在合适的时机适当扩展一下,如增加“计算机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两个针对行业特点的培养方向。同时,专家们也一致认为要把课程与实践和实验环节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应用起来,把系统搞懂,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起精品课程。专家们从培养学生的系统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综合课程提出了改进建议,如考虑压缩一些课程的学时,扩大开课数目、课程教学与实验仿真环境结合、注重基础课程的开设、增加一些新的有发展潜力的精品课程等等。 会上,专家们对软件学院的培养定位和思路一致认同,并给予了高度赞扬。专家表示将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参与到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中来,使科学院IT领域工程硕士的教育再创辉煌。 附:“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与“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学科专家组构成 (一)“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学科专家组”成员 组 长: 阴和俊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所长 副组长: 叶甜春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 副所长 成 员: 杨海钢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研究员 方广有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研究员 罗积润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研究员 禹卫东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研究员 倪 宏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研究员 黄海宁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研究员 王贞松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熊蔚明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设计院 副总工程师 李晓明 中国联通数据与固定通信业务部 副总经理 周可凤 摩托罗拉中国公司 技术总监 马 建 诺基亚中国研发中心 首席科学家 王 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 副院长 (二) “计算机技术领域学科专家组”成员 组长: 李国杰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所长 成员: 韩承德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曹存根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王永吉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研究员 孙辉先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所 研究员 田 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研究员 杨一平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研究员 张 倪 中国科学院软件工程中心 研究员 孟 丹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杨栋毅 北京天一集成公司 总经理 侯紫峰 联想研究院 首席研究员 左 春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研究员 杨 涛 东方华盾技术开发公司 总经理 董占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