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培养质量 不断推动教育创新 ——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教育工作研讨会记 |
| |
( 2004-12-1 19:00:03 ) |
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主持了会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文修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就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报告。软件学院潘辛平院长、王颖副院长分别就在IT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上的探索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经验,进行了介绍。软件学院广州教学点、工程教育学院、沈阳金属所、大连化物所、沈阳计算所、上海微系统所等开展工程硕士的培养单位,以及计划开展工程硕士培养的其他研究所代表参加了会议。 吕院长从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角度,结合工程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逐步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出发,阐述了工程硕士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今年研究生院在工程硕士培养上已经从软件工程领域扩展到电子与通信、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项目管理、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等七个领域。吕院长称,软件学院在IT工程领域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初步成果,如何保证规模扩大过程中的培养质量,做到规范管理,成为树立研究生院教育品牌的重要一环。 张文修教授回顾了工程硕士发展的历史,认为目前高等教育还存在知识教育与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结合不密切的问题,教育对社会的贡献还有待挖掘。而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张教授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结合产业发展对工程实践人才的需求,阐述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巨大发展空间和良好前景。张教授认为,专业学位教育将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社会的最大效益。从1997年开始,作为专业学位中很重要的工程硕士招生从开始的1000多人到现在的3万多人,保持了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按照规划,专业学位教育实现到2010年占到硕士教育30—40%的规模,工程硕士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张教授就培养质量保证,提出了适应性的质量观,和严格管理、特色培养的思路,不同的单位可以就自己的定位和特点实现特色培养。 张教授对软件学院定位和中长期储备性人才培养的特色,表示赞同。认为教育既要注重实用性人才培养,也要注意长远效益和长远回报,如果十年后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精英大部分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占据了社会信息化的主导,对软件学院的发展将是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软件学院潘辛平院长就学院的培养定位和特色与参会者进行了交流。潘院长首先对比了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培养的不同侧重点,阐述了对IT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思考。潘院长结合IT行业人才需求的特色出发,结合学院培养特色和理念、培养工具、课程体系以及论文环节等方面,阐述了软件学院对IT领域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创新。王颖副院长则重点阐述了软件学院在教学培养质量保证方面的措施,提出专家、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形成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中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科研的能力。王院长对今后工作规划进行了介绍。 之后,软件学院广州教学点负责人张昊博士、工程教育学院项目管理部负责人、沈阳金属所研究生负责老师就教学培养经验和规划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之后,参会老师就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