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之痒”

  • Super User
  • 日期:2002-10-25
  • 734
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之痒”
( 2002-10-25 16:04:47 )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侧记 《计算机世界》记者 紫色 宗文 2002-6-5 13:55:06 ---------------------------------------

      在第五届科博会众多的论坛中,“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对于关心中国软件发展的人士来说,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作为本次论坛IT独家赞助媒体,本报记者不但将论坛的盛况展现给读者,还通过对论坛分会场的主持,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5月28日,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高科技产业博览会(第五届“国际周”)落下帷幕。在这个国内高科技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国际参与最为广泛的盛会上,IT、WTO、奥运、人才、生物技术这些热门词汇,不但为科技中国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蓝图,更实实在在地带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订单和投资意向。 就在这种热闹且务实的氛围中,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5月26日,国际饭店二层大厅,论坛现场人头攒动。令记者颇为惊讶的是,参会者中有些是自费从南京、福州、杭州等地赶来的中小软件企业的主管,原因只有一个,“我们真是很想接触到最新的软件产业发展思维,赶上国际化的步伐,因为WTO带来太大的机遇和挑战!” 来自民间的呼声,直接牵动着政府及学界高层的“中枢神经”。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陈冲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文主持了大会主题演讲,沈昌祥院士、杨天行教授等资深的专家学者纷纷参与并主持了六个分论坛的圆桌讨论,来自政、商、学各界的嘉宾演讲则从国际软件产业研究、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软件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展开,并最终归结到一个共同的心愿:如何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中增强中国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 软件产业:中国当自强 在一片“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声音下,本届论坛的诸多嘉宾却有着与之截然不同地共识:中国软件产业不能只满足于做“世界工厂”,必须向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中心”迈进。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旭用企业的现实选择进行论证:英特尔已向上海的工厂投资5亿美元,使这家工厂在中国境内可以为全球用户封装和测试最新的芯片。英特尔想用自己在芯片和软件领域的两大动作表明,在英特尔的心目中,中国的角色已从“世界工厂”转向高科技中心。 杨旭认为,要实现这种跨越,除了资本的投入,还要对产业结构进行细分,然后采取不同的策略:对标准化软件,要进行全球化的市场推广;对有一定特色的半定制软件,则应该了解各国管理制度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再有,软件服务也要全球化运营。 对此,神州数码高级副总裁于立山与微软大中华区战略合作部总经理龚定宇两人的观点也如出一辙。“中国的软件企业不应做世界工厂的角色,”于立山在演讲中观点明确,“中国有自己的经济基础,中国的软件企业不一定非要依赖出口。” 对于软件大国印度的成功,于立山则认为“印度在软件业上有语言和人才的优势”,尤其重要的是“印度的软件开发成本比国际平均水平低20%,这就是印度软件业的利润”。 龚定宇认为:“中国应走一条与印度、爱尔兰等软件强国不同的道路,因为中国有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有很多信息化工程基础,如果不利用就浪费了。中国软件业应该立足于开发服务本地市场,开发服务中国经济的产品”。而在这种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产业进步过程中,“微软将全力支持中国成为软件强国,并抓住自己在中国的发展机会。” 人才:软件产业的后发优势 “中国软件产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而且这种优势还很明显,” 英特尔(中国)软件实验室主任王文汉在讲台上感慨,“英特尔在中国设立的软件实验室是英特尔在亚洲最大规模的软件研究机构,百余位工程师中有70%为硕士、15%为博士和15%为学士;全是中国本土的软件人才,百里挑一!国内人才环境太好了。” 事实上,随着国内软件产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提高,企业、研究机构不断加大对软件研究和软件人才的投入,王文汉说:“已有调查表明,中国工程师的服务满意度高于美国工程师。”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校关系经理陈宏刚博士则在论坛间隙对记者说:“以后必将有一大批外国企业研究院的高级软件人才离开外企,自行创业或加盟国内公司,推进国内软件业的发展。五年之后,中国软件业很有希望超过目前的软件强国——印度。”这位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的博士预测:未来数年,国内软件学院与其他培训机构每年约能提供10万名软件专才,但中国还需要许多特别有经验的软件构架师和首席技术官等高层次软件人才,而目前尤为薄弱的是软件测试方面的人才。 “中国软件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就是教育与培训,”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杨天行在圆桌讨论中慷慨陈词,“学院的正规教育、软件培训班的技能教育和公司内部的职业教育,将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软件产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一旦建成,每年不但能为中国软件企业提供大量的优质人才,还能孕育出类似新东方这样的大型教育培训企业。这个领域与国外的差距,恰恰是中国软件人应该在今天大力投入的地方。” 超越印度与超越自我 印度似乎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心中的痛”。如何超越印度、甚至是“在5年内赶超印度”,亦是很多媒体热衷讨论的话题。龚定宇认为:“中国应走一条与印度、爱尔兰等软件强国不同的道路。” 而于立山更喜欢用一则故事来阐释中国软件企业在应用领域的市场机会:“前不久,《现代商业银行》杂志刊登了一篇读者来信,在金融业引起了很大反响。大意是该读者去银行办事,发现银行为了让顾客耐心排队等侯,在营业厅放置了一些糖果。对于银行来讲,这是改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的一种举措,理应得到顾客的认同和赞扬。而读者在文中却明确指出,我们所希望的金融服务不是到银行时能够吃上几颗糖果,而是银行真正优质高效的服务。” 于立山进一步列举了一组数字:在国外建设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的投入一般占项目总投入的40%~50%,在日本更高达70%;而在国内,软件一般占不到10%,超过90%的投入都用在了硬件上。这一切,“深刻揭示了WTO后我国各行各业将面临的严峻挑战,那就是改善服务,留住客户。” 显然,这种挑战将转化为对应用软件的需求,来自IDC的数据表明:从1999年到2004年,中国企业应用软件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5%,远远超过工具软件和系统软件,成为中国软件业最具潜力的市场。而中国市场庞大的内需,则为龙头软件企业的诞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麦肯锡的研究表明,中国软件业将以每年35%~40%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将产生5个年营业额超过5亿美元的支柱企业;提供200万个知识型就业机会;软件出口额将达到30亿美元,并逐步成为软件净出口国。 这个目标对于今天的中国软件产业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之痒”。 注: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承办单位。 转载自《计算机世界》:http://www.computerworld.com.cn/htm/news1/it/deep/02_6_5_2.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