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首届中外合作信息技术硕士项目面授课程圆满结束

  • Super User
  • 日期:2005-05-29
  • 833
     
       2005年5月20日至5月29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与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ECU)合作举办的信息技术硕士(MIT)首期班澳方最后一门面授课程“项目准备”在研究生院玉泉路教学园区顺利结束。至此,研究生院首届中外合作信息技术硕士培养项目首期班的全部面授课程结束。2005年9月该班将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届时,学生将通过远程系统与授课教师交流沟通,完成“项目1”、“项目2”的课程学习。
       国际化课程设置,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中澳合作MIT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根据国内人才需求引进的,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国际化应用型研究生层次人才。在严格遵循伊迪斯·科文大学信息技术硕士(MIT)培养标准的基础上,中澳双方对该项目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合理配置。该项目共有9门课程,分三个学期完成。其中理论性较强的四门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具体包括“组合数学”、“数据库管理”、“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网络”,由中方选派理论根基深厚的优秀老师负责授课,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网络管理与设计”、“信息技术专业与实践”、“项目准备”、“项目1”和“项目2”在内的5门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这也是伊迪斯·科文大学信息技术硕士项目的特点和优势所在,由伊迪斯·科文大学教师授课。其中,“网络管理与设计”、“信息技术专业与实践”、“项目准备”是项目实践的知识储备,安排在第二学期;“项目1”和“项目2”是纯粹的实践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第一学期中方授课阶段,为了帮助学生较快的适应澳方课程,中方教师针对该项目的特点和国内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不断补充授课内容,其中,组合数学教师将大纲要求的60学时延长到76学时。中方老师的认真负责和严格要求为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第二学期澳方授课阶段,澳方教师主要以讲授、案例研讨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为主。集中面授之后,学生需根据教师要求,提交周报告、项目设计、小组方案等10余份课程作业。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比,澳方教师在课堂上较多的和学生交流互动,并通过学生分小组进行案例分析研讨、穿插小组代表和成员口头陈述、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和模拟与客户面谈等场景教学,使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到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来。这种启发互动的学习模式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感到在IT项目专业、团队沟通协作和实操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利用远程资源,提供全面的教学保障体系 中澳合作MIT项目澳方面授课程采用集中授课模式,我院通过全面的教学保障体系解决了集中授课时课程内容紧缩,学生无法立即完全消化吸收的问题。
       在MIT项目澳方课程面授期间,学生可通过伊迪斯·科文大学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电子课件服务器提前获取授课教师讲义和学习资料。课堂上,学生可自带笔记本电脑进行实际操作,课堂练习,项目设计等内容,同时可通过各自的学号进入伊迪斯·科文大学图书馆并可浏览多个国外大学图书馆资料。为了保证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授课内容,我院为澳方课程专门选派了相应的辅导老师,指导学生预习和完成作业。除此之外,澳方的全部课程都被录制成课件供学生消化学习使用。
       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举办专题系列讲座 在澳方教师授课期间,还邀请他们为研究生院广大学生分别作了有关“信息技术在西方的发展趋势”、“如何避免发表科技文章中的种种问题”、“高级管理在成功IT管理中的角色”和“Microsoft 项目管理软件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等专题讲座。这些讲座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为学生们详实地介绍了相关内容。每次讲座结束后,演讲教师都和在座的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们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学生们感到受益匪浅。
       总结经验,实现国际教育项目可持续发展 在中澳合作MIT项目的面授组织过程中,工程教育学院坚持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办学原则,积极探索中西方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国际化教育项目的办学模式,积累了珍贵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一线工作经验。目前,中澳合作第二期MIT项目的申报工作正在积极筹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