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30日下午,初冬的北京已是寒风料峭,但研究生院第一远程直播教室中却掌声阵阵、笑声连连,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由我院组织的“对日企业软件人才定制培养高层研讨会”正在举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文、副院长吕晓彭,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姜广智,石景山区科委主任马志欣、教委主任刘国庆,北京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以及包括NEC、富士通等数十家日资企业的高层人士济济一堂,就对日企业定制培养软件人才和建立对日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近年来,随着世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软件人才特别是满足企业真正需求的软件人才显得非常匮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近年来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密切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定制培养。对日软件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并就此开展的“对日软件人才定制培养高层研讨会”,正是就日资企业和对日软件出口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进行多方研讨、提出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行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文教授首先致词,指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致力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力求多样化,满足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此次由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推出的“对日软件人才定制培养计划”,其目的一是为在华的日本企业和对日出口软件企业培养合格的软件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二是通过定制化的培训,弥补众多高校毕业生在学历教育下缺少实践经验的不足,通过培训、考核与就业的有机结合,为他们提供一条进入国际大企业的有效途径。这个项目除培养学员具备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技术与管理技能、具备知识更新和创新思维能力外,还将加强日语沟通能力的训练,使学员能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定制式人才。他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展,能够在对日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研讨会上,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姜广智主任就北京市软件出口的现状和发展作了生动翔实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北京市软件出口近年来呈不断增长趋势,尤其是对日出口软件,占北京软件出口总额的63.80%,日本已经成为北京软件出口的最大市场。为满足北京市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应该加强对软件培训系统的管理,提高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水平,并借鉴国外软件人才培养的成熟经验,建立更加专业化、更具针对性的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为此,北京市科委将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大力促进北京市软件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合作,使中日双方的合作渠道更加畅通。姜主任指出:软件人才培训是软件出口的基础性工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立的对日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令人鼓舞。 谈到对软件人才的政策问题,石景山区政府科委主任马志欣表示,软件产业是整个IT产业的核心,解决软件人才的培养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软件产业,乃至整个IT产业的发展进程。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文件,北京市政府随之颁布了《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意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立的对日软件人才培训基地正是对这些政策的具体落实,石景山区政府将全力以赴、支持基地的发展。 NEC(中国)公司副总裁金竹洋三和NEC(中国)公司高级顾问杜军以及武汉安络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武田正胜都就日资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产业发展方向发表了看法,并表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立的对日软件人才培训基地解决了中国员工在日资企业工作中的语言障碍,同时将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软件开发人员,这对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非常欢迎培训学员来实习,将为学员提供实习平台和环境,并从中发掘优秀的软件人才。 与会代表发言踊跃,各抒己见,原定1个半小时的会议持续了近2个半小时,会后代表们仍然热情不减,纷纷留下联系方式,表示将进一步联系、交流。 对日软件出口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得到了NEC等软件企业的大力支持,第一期培训班将于2002年12月17日正式开课,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北京高科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实施,该培训课程综合了中国科学院在师资和课程方面的优势以及北京高科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在培训方面的长期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经过培训的合格学员将具有较高的软件开发技能、掌握规范的软件技术标准,同时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培训班每期7个月,课程分为四个阶段:日语入门课及编程语言强化学习、软件开发项目演练、日语强化培训、日本企业真实环境项目实战。学员结业后将推荐到日资企业实习。目前,第一期培训班的招生工作已经启动。可以预见,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将逐步成为对日软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供稿) |
||